經濟危機的陰影似乎還在昨天,但是經濟復蘇帶來的刺激,已經讓這種陰影慢慢變淡了。2010年所有工業機器人廠家或者都是在累並快樂著的心情中度過的。幾乎各家工業機器人公司,不管是主流的廠商,諸如abb、fanuc他們還是其他一些公司,這種增長都是以前所不能想像的。
這一種經濟恢復來自於2009年的第四個季度,而這一種經濟的刺激,最為主要的是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新能源的工業開發應用,還有一個則汽車行業需求的大幅增加。這兩者的比重中汽車行業尤其是亞洲對汽車的需求直接刺激了相關產業的發展。2010年中國汽車銷售約有1800萬同步增長約38%,這種增長的幅度直接刺激汽車廠商大力推行新車型國內品牌廠商新新線以搶奪市場。
工業機器人是汽車生產中非常重要的設備,各個部件的生產都需要有工業機器人的參與,我們來舉幾個例子:汽車生產中的車身生產中有大量壓鑄、焊接、檢測等應用,這一些目前均由工業機器人參與完成特別是焊接線一條焊接線就有大量的工業機器人,所以一般現在的一些領導參觀多為去焊接車間一排機器人相當壯觀,同時也顯示出自動化的程度相當的高汽車內飾生產,汽車內飾相當的多,最變主要的則是儀錶盤而儀錶盤的製作則需要表皮弱化機器人發泡機器人最後的產品切割機器人,汽車車身的噴塗這一塊由於工作量大、危險性、大量的也都由工業機器人代替。所以完成一輛汽車的製造需要的機器人相當多從剛才幾個流程來看至少需要8台機器人系統才能完成一輛車的製造,中國目前對汽車的需求還在不斷的增長雖然北京下了抽籤的令限購車、上海的牌照費用什麼的,但是中國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汽車的需求量還是相當的大的這也是自主品牌建立市場的一個機會。
當然由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其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政府提倡的現代化薪資的增長壓力前者是政策性的或者說是計劃性的,後者沒是市場經濟的最直接的反應。目前來說各個工廠都在中國設有製造廠而大部分的製造廠並沒有按照國外的標準來建立自動化的工廠大部分的工作還是由人來完成,在美國一個工人的支出是$30/小時而在中國約是$300/月差別非常之大,但是這種差別在慢慢的減少我敢說三五年之內中國的工人的薪資必定要翻番,這種壓力勢必讓那些無法再次搬遷到勞力成本低廉的地區的工廠考慮使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
歐洲當前的工業態勢就是中國以後的情況,當然這種改變並不會很快但是它已然慢慢來臨,中國的經濟刺激會幫助歐美國家慢慢保持這一種態勢以給他們一些改新時間同時由於競爭而倒至的壓力會讓國際關係更加複雜,而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自主品牌完全沒有競爭力增加自主製造的能力和機器人系統集成的能力也是一個重中之重。
基於以上的一些資訊我們相信2011年的機器人銷售市場仍然會相當的好,與2010年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