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Banner1

陶機裝備生產自動化助力陶業節能降耗

  行業泰斗、華南理工大學陳帆教授指出,建陶行業發展的核心首先在於技術裝備的進步。中國的技術裝備要進步,本質是靠自主創新,並且技術生產實現全面國產化,才能切實造福整個產業鏈。“以前套機設備多以引進外國產品為主,現在逐步實現國產化,實現獨立自主,走向現代化。”陳帆欣慰地說。


  技術推廣須破三難關

  論壇上,國內噴墨印刷設備研發、應用以及推廣所遇到的難題和突破策略成為眾人討論的一大焦點。陳帆指出其主要障礙在於墨水、噴頭和自動控制系統。


  對此,深圳潤天智圖像技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朱偉然表達了同樣的見解,他坦承,中國沒有自己生產的噴頭,這是噴墨技術運用遇到最大的問題。羅青認為,噴墨設備的高價格成為中小陶企對其望而止步的一大要素,他指出:“陶企行業產品品質和價格的兩級分化很大,低端產品幾十元,高端產品幾千元,對於中小型陶企而言,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購買三百萬元、四百萬元的設備,這也給高附加值的裝備技術帶來思考。”


  前沿的設備和技術含量、高端進口的配件註定了噴墨裝備的價位相對較高,使其在陶瓷企業的推廣存在難度,也使噴墨瓷磚一開始就定位在中高端市場。


  技術應用現利好前景

  噴墨技術的發明給陶瓷技術生產帶來了新血液,打破了瓷磚行業剛性生產、剛性消費的傳統模式。對此,金牌亞洲陶瓷行銷總經理助理李學志談道,讓定制個性化產品成為可能的瓷磚噴墨印花技術應用將成為拉動陶瓷市場消費的一股強勁,攻克噴墨設備應用難題後,瓷磚的設計則成為核心競爭力和另外一個重要的課題。


  陳帆教授很是看好噴墨技術對陶瓷裝備技術發展的推動作用。他解釋道,噴墨技術是解決中國陶瓷裝飾技術難題的一種手段,其應用的重點在於硬體的突破,而裝飾技術的運用可解決節能降耗、廢渣利用、低質顏料利用等難題。


  其次,作為一個年生產70億平方米瓷磚的國度,能有20億平方米用上噴墨技術就是很大的進步,陶瓷裝備技術發展的水準逐漸提高,裝飾技術水準也在推動產品的品質提升。”他說道。


  生產自動化助力節能降耗

  談及陶瓷行業如何適應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的趨勢時,包括科達機電、科信達科技有限公司、歐神諾陶瓷在內的企業代表都表示他們正在做節能降耗技術的研發。歐神諾高級工程師兼副總經理鄭樹龍認為,陶瓷生產本是高能耗、高污染、高強度、高勞作的行業,目前正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薄的方向,另外一個是輕的方向。


  鄭樹龍還談到陶瓷行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問題。他說,除了節能和環保,中國與義大利、西班牙的另外一個差距在於產業的自動化發展水準,產品生產的自動化水準依然存在差距。目前一般企業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十幾個億的產量就需要兩千人至三千人或者更多的勞動力。


  “全自動化有利於產業規模化、批量生產,提高陶瓷企業的競爭力。保持規模化生產可使生產場地面積降低、人力資源成本降低,也使設備更自動化、更節能化。”鄭樹龍說。

Copyright 2009 - 2022 Instar Electromechanical 保留所有版權。